名字由来

  昭通地名源于清代改土归流。雍正九年(1731年),鄂尔泰在完成改土归流后,以乌蒙乃“不昭不通之甚者也”,奏请雍正“举前之乌暗者,易而昭明;前之蒙蔽者,易而宣通”,建议将乌蒙改为昭通,并划归云南。雍正准奏,将其划归云南,并改名为昭通。

非物质文化

  截至2018年,昭通经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保护名录共有300项。其中,国家级1项,省级35项,市级72项,县(区)级192项。全市经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6位,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,省级传承人19人,市级传承人84人,县区级传承人92人。

旅游文化

  截至2018年,昭通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148处。其中: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项;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项;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9项(其中2018年新增公布第三批市级文保单位29项);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53项。全市馆藏文物总数2万余件,其中一级文物11件,二级文物18件,三级文物407件,有国家A级景区3个。